2023-03-09 09:46:50 来源:临沂日报
本文转自:临沂日报
(资料图片)
志愿者带领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刘璐(中)去看望孤困儿童
刘璐(左一)与孤困儿童在一起
□临报融媒记者胡晨
在平邑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大爱路上坚定前行,用无私的爱心,凝聚成一幅幅人间真情画面。他们就是平邑县关工委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
成立五年来,该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走访摸排了全县536个村庄,摸排出符合帮扶条件的孤困儿童546名。探索创新了“1+3+4”帮扶工作法,“1”即一个孤困儿童,“3”即三个帮扶人员,包括乡镇干部、村干部、志愿者,“4”即“四扶”模式(扶困、扶心、扶智、扶技)。截至目前,已完成结对帮扶孤困儿童360名。
刘璐是平邑县关工委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秘书长。2019年,在一次走访中,刘璐发现柏林镇贾庄村有一名特殊的孤困儿童小冲,他的妈妈是云南人,离家出走后杳无音讯,他的爸爸因此患上了严重的精神障碍,因发病时伤人,被隔离在医院治疗。小冲一直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奶奶因受打击精神失常并患有老年疾病,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一次查体中小冲的爷爷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小冲的爷爷患病后,刘璐就三天两头地往他家跑,照顾只有8岁的小冲。考虑到小冲上下学无人接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孩子非常调皮,学习成绩也很差,刘璐积极协调市团、县团把小冲送到了江苏宿迁飞龙武校学习。每逢寒暑假,刘璐都会把小冲接到家里居住。督促他学习,给他洗澡和买新衣服。
平日里,一有时间刘璐就会去小冲家照顾两位老人的生活。刚开始小冲的奶奶对刘璐充满了敌意,不让她进家门,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刘璐一次次坚持不懈的努力,孩子的奶奶慢慢地接纳了她,并把她当作家人。现在老人见到刘璐就老远迎接,把她往家里拉。
2020年11月,小冲的爷爷病重。可能是感觉到自己时间不多了,小冲的爷爷把村干部和亲戚都叫到身边,郑重地宣布他去世后小冲就托付给平邑县关工委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老人颤颤巍巍地说:“因为有刘璐这样无私大爱的志愿者,孙子交给志愿服务团,我在九泉之下也安心。”
小冲的爷爷去世后,因为孩子不放心奶奶,刘璐就想将孩子从江苏宿迁飞龙武校转到平邑县的学校。考虑到小冲在柏林镇上学无人接送,刘璐便协调县教育局将小冲转入平邑县第三实验小学。周一到周五小冲住在学校,周末刘璐就接小冲回家看奶奶。
以前,患病的奶奶不懂得如何照顾孩子,每次小冲回家都没饭吃,孩子与奶奶之间关系也不是很融洽。后来,刘璐经常给小冲做思想工作,带着他读《大学》《中庸》《论语》《孝经》等国学经典,小冲逐渐从中领略到许多做人的道理,也理解了奶奶。现在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让刘璐带着他回家陪陪奶奶。
经过刘璐四年来的帮扶,小冲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现在,小冲在班级学习成绩优异,在团组织的集体活动中他像一个大哥哥,积极帮助志愿者照顾弟弟妹妹们。小冲说,长大后也要像叔叔阿姨们一样做志愿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听到小冲这样说,刘璐非常欣慰。
像刘璐这样的志愿者,平邑县关工委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有600多名,他们用忠诚担当、无私奉献和极大的耐心陪伴着孩子,用汗水与心血浇灌幼苗,用温热的心融化坚冰,使546名孤困儿童的人生实现了逆转,向着阳光茁壮成长。
关键词: